交通事故残疾辅助器具费的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我之前遭遇了交通 事故,导致身体残疾需要使用辅助器具。我不太清楚在这种情况下,交通事故残疾辅助器具费的赔偿标准是怎样的,想了解一下具体依据什么来确定赔偿金额,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交通事故中,残疾辅助器具费是指因伤致残的受害人为补偿其遭受创伤的身体器官功能、辅助其实现生活自理或者从事生产劳动而购买、配制的生活自助器具所需费用。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其赔偿标准。
首先,确定赔偿的前提是确有必要配置残疾辅助器具。也就是说,因交通事故导致身体残疾,确实需要借助辅助器具来恢复部分身体功能或者帮助生活自理等情况。一般是根据医疗机构的意见来判断是否有配置的必要。
对于赔偿的计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这里的“普通适用”指的是该辅助器具能够起到功能补偿作用,符合稳定、安全的要求,并且是市场上常见的类型,而不是追求豪华、昂贵的特殊类型。
如果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辅助器具配制机构一般是具有专业资质的机构,他们会根据伤者的具体情况,如伤残部位、程度等,给出合理的配置建议和费用标准。
关于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也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因为不同的辅助器具使用寿命不同,随着时间推移和伤者身体状况的变化,可能需要更换辅助器具。例如,假肢可能每隔几年就需要更换一次。赔偿期限一般根据伤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可能是一次性赔偿若干年的费用,也可能是在一 定期限后根据实际情况另行主张。
在实践中,如果赔偿权利人确需继续配制辅助器具的,人民法院应当判令赔偿义务人继续给付相关费用五至十年。这是为了保障伤者在后续生活中能够持续获得必要的辅助器具支持。
总之,交通事故残疾辅助器具费的赔偿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计算标准,旨在合理补偿伤者因残疾而产生的额外费用,帮助其尽可能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