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的具体赔偿项目及赔偿标准是什么?


在交通事故中,赔偿项目和标准如下: 首先是医疗费,这是为了治疗因事故造成的伤病而支出的费用,包括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以及像化验费、检查费这类其他费用。医疗费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简单来说,就是到法庭辩论结束时,你实际花了多少治疗费用,就是赔偿的数额,得有医院正规的收费凭证来证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 。 误工费,如果因为交通事故导致无法正常工作,收入减少了,肇事者就得赔偿误工费。计算方式是误工收入(天/月/年)乘以误工时间。要是受害人有固定收入,就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没有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后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要是不能证明最近三年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住院伙食补助费,赔偿金额按照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乘以住院天数来计算。这就相当于给住院期间吃饭的一个补贴。 护理费,如果受伤后需要人照顾,就有护理费。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即交通事故发生地护工同等级别护理劳务报酬标准乘以护理天数。 残疾赔偿金,要是事故造成了残疾,就会涉及到。计算方式是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人均收入乘以伤残系数乘以赔偿年限。伤残系数根据伤残等级确定,比如十级是10%、九级是20%,一直到一级是100%;赔偿年限一般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残疾辅助器具费,如果因为残疾需要配备辅助器具,比如轮椅、假肢等,费用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计算,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如果不幸造成人员死亡,还有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死亡赔偿金,受害人在60周岁以下,城镇居民死亡赔偿金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农村居民死亡赔偿金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60 - 74岁之间、75岁以上的计算方式会有所不同 。 相关概念: 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就是一审开庭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就案件事实、证据和适用法律等问题进行辩论结束的那个时间点。 伤残系数:是根据伤残等级来确定赔偿比例的一个数值,不同伤残等级对应不同比例,用来衡量因伤残造成的损失程度。 受诉法院所在地:就是受理这个交通事故案件的法院所在的地方,很多赔偿标准会参考当地的经济水平等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