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赔偿在哪些情形下可以起诉?
我家亲戚前段时间遭遇了交通事故,现在涉及到赔偿问题,但不太清楚在什么情况下能够通过起诉来解决。比如调解没达成一致能不能起诉,还有对于事故责任认定有异议是否可以起诉等,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在交通事故赔偿中,以下是一些可以起诉的常见情形: 首先,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被公安机关指定预付抢救伤者费用的当事人,若认为自己无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或者责任轻,从而对预付费用有异议,并且持有公安机关的调解终结书,或者有认定该事故不属于任何一方当事人违章行为造成的结论,就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例如,甲被指定预付费用,但甲认为事故主要是对方责任,自己不应承担这么多费用,在有相关结论支持下就能起诉。 其次,调解期满后未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把调解终结书送达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后,一方当事人可以持终结书向人民法院起诉。比如双方就赔偿金额、赔偿方式等协商不成,调解期满也没达成一致意见,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凭借终结书起诉。 再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任何一方当事人部分不履行或者全部不履行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可以持调解书向人民法院起诉。例如,双方达成赔偿10万元的协议,但一方只支付了5万元后就不再支付剩余款项,另一方就可以拿着调解书起诉。 另外,意外事故中,如道路交通事故中发生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经公安机关调查不能确认是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的损害赔偿纠纷,或者当事人就非道路上发生的与车辆、行人有关的事故引起的损害赔偿纠纷,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比如在小区内道路发生的车辆碰撞事故,不属于公共道路交通事故,在协商不成时也可以起诉。 从法律依据来看,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包括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等。在交通事故赔偿纠纷中,当事人需要满足这些条件,并根据具体情形准备好相关材料,如调解书、调解终结书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