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后出门避难会怎么处理?
我因为一时糊涂犯了点事,心里害怕就想着先出门避避风头。但我又担心这样做会有更严重的后果,想知道犯罪后出门避难的话,法律上会怎么处理我呢?会不会罪加一等?
展开


当一个人犯罪后选择出门避难,这种行为在法律上会有相应的处理方式。首先,我们来了解几个重要的法律概念。 “犯罪”指的是违反了刑法规定,做出了危害社会、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而“出门避难”其实可以理解为逃避侦查和审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也就是说,如果司法机关已经开始对犯罪行为进行调查或者受理相关案件了,犯罪嫌疑人出门避难逃避侦查或审判,那么无论过了多久,只要被抓到,都依然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犯罪后积极主动投案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属于自首情节。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而出门避难这种逃避行为显然与自首情节相反。 并且,在司法实践中,犯罪后逃避的行为可能会被视为认罪态度不好。在量刑时,法官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等。如果犯罪嫌疑人有逃避行为,法官可能会认为其没有真诚悔悟,从而在量刑上可能会相对从重处罚。所以,犯罪后出门避难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会让自己面临更不利的法律后果。一旦犯了罪,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尽快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