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且积极认罪认罚会怎么判?
我因一时糊涂犯了事,现在特别后悔,打算去自首,并且积极认罪认罚。我想知道,在法律上像我这种情况会怎么判刑呢?心里实在没底,希望能了解清楚相关的判罚标准。
展开


自首和积极认罪认罚在我国司法审判中是重要的从轻、减轻处罚情节。首先来解释一下自首和认罪认罚的概念。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通俗来讲,就是自己主动到公安机关等司法机关承认自己做了违法犯罪的事,并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而认罪认罚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也就是说不仅要承认自己的罪行,还得愿意接受法律的制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这是因为自首体现了犯罪人的悔悟和主动承担责任的态度,节约了司法资源。例如张三犯了盗窃罪后主动到派出所交代了自己的盗窃行为,那法院在量刑时就会考虑对他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当犯罪嫌疑人既自首又积极认罪认罚时,法院会综合考虑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等多方面因素。一般来说,会在法定刑幅度内给予更大幅度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比如李四犯了诈骗罪,他不仅主动投案自首,还在整个诉讼过程中积极认罪认罚,如实交代诈骗的细节和赃款去向,法院在量刑时就可能会在原本应判处的刑罚基础上大幅度地从轻处罚。不过,如果犯罪行为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即使有自首和认罪认罚情节,也可能不会大幅度减轻处罚,但仍然会在量刑时予以考虑。总之,自首和积极认罪认罚能在很大程度上对量刑产生有利影响。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