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票收入是含税价还是不含税价?
我在经营一家小店,有部分收入顾客没要求开发票,就成了未开票收入。我不太清楚这部 分收入在记账报税时,是按含税价算还是不含税价算,搞不明白怕报税出错,想知道正确的处理方式。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未开票收入是指企业或个人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中,已经实现了收入,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开具发票的收入。对于未开票收入是含税价还是不含税价,我们需要结合会计核算和税务处理的规定来理解。
从会计核算角度来看,在确认收入时,遵循会计准则的要求,收入通常是按照不含税金额来确认的。这是因为在销售业务中,增值税是价外税,并不构成企业的收入。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所收取的款项实际上包含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商品或劳务的价款(即不含税收入),另一部分是代收的增值税。所以,会计上在记录收入时,要将这两部分分开核算,以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在税务处理方面,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这就明确了计算增值税的销售额是不含税的。对于未开票收入,同样需要按照这个规定来处理。企业需要将未开票收入换算为不含税收入来计算应缴纳的增值税。换算公式为:不含税收入=含税收入÷(1 + 税率)。例如,某企业取得一笔未开票含税收入11300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那么不含税收入=11300÷(1 + 13%)=10000元,销项税额=10000×13% = 1300元。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会计核算还是税务处理的角度,未开票收入在确认和计税时都应该是不含税价。企业在进行账务处理和纳税申报时,要准确地将含税的未开票收入换算为不含税收入,以 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税务申报的合规性。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