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主要的用途有哪些?


公积金,全称为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公积金的用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用于购房。公积金最常见的用途就是贷款买房。住房公积金贷款相较于商业贷款,其利率通常要低很多。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在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时,可以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这意味着,只要符合相关条件,职工就能够申请公积金贷款来解决购房资金问题。而且公积金贷款的还款方式也比较灵活,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职工的购房经济压力。 其次是用于建造、翻建、大修住房。如果职工需要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造、翻建、大修自有住房,也可以申请提取公积金。在这种情况下,职工可以根据当地的公积金管理规定,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合同等,来提取公积金用于支付相关费用。 再者是用于租房。对于一些暂时没有购房打算的职工来说,公积金也可以用于支付房租。职工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比如连续足额缴存公积金达到一定期限,并且本人及配偶在缴存城市无自有住房且租赁住房的,就可以申请提取公积金支付房租。这为租房群体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支持,缓解了他们的租房压力。 另外,公积金还可以用于支付重大疾病费用。当职工本人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患重大疾病时,可以提取公积金用于支付医疗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职工应对突发的重大疾病带来的经济困难。 最后,在职工退休、离休,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出境定居等情况下,职工可以提取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这些规定体现了公积金在保障职工住房需求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职工提供了其他方面的经济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