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返税政策一般是怎么返的?


增值税返税政策,通俗来讲,就是政府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将企业已缴纳的部分增值税退还给企业,这是一种税收优惠措施,目的是为了鼓励和支持特定行业或地区的发展。 在我国,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的增值税返税政策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一般会遵循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条明确规定,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增值税返税常见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先征后返,企业先按照正常的税率缴纳增值税,之后再由财政部门按照一定的比例将部分税款返还给企业。比如,某些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投资,会对新入驻的企业承诺在一定期限内,按照企业实际缴纳增值税的一定比例(如30% - 50%)给予返还。二是即征即退,这种方式是指企业在缴纳增值税的同时,税务部门当场就将应返还的税款退给企业。这种方式通常适用于一些特定的行业,如软件产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等。例如,根据相关政策,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13%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 返税的流程通常包括申请、审核和发放三个主要环节。企业首先需要按照当地政策要求,准备好相关的申请材料,如纳税证明、企业营业执照、财务报表等,然后向当地的税务部门或财政部门提出返税申请。相关部门会对企业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核实企业是否符合返税条件以及返税金额的准确性。审核通过后,财政部门会按照规定的程序将返税款发放给企业。企业在申请返税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如实提供材料,避免出现虚假申报等违法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