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慈善法草案的六大焦点是什么?

我想了解一下慈善法草案的具体情况,尤其是其中的六大焦点内容。我不太清楚这六个焦点都涉及哪些方面,对慈善活动的开展、管理以及相关责任等会有怎样的影响,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读。
展开 view-more
  • #慈善法草案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慈善法草案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它聚焦了多个关键方面,下面为您详细分析其六大焦点。 首先是慈善组织的定义与登记。慈善组织是指依法成立、符合本法规定,以面向社会开展慈善活动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组织。根据《慈善法》草案相关规定,慈善组织可以采取基金会、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组织形式。草案降低了慈善组织的登记门槛,规定符合条件的慈善组织可以直接向民政部门申请登记,改变了过去必须找业务主管单位的繁琐程序,这有利于更多的慈善力量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 第二个焦点是公开募捐的资格和管理。草案规定,依法登记或者认定满二年的慈善组织,可以向原登记的民政部门申请公开募捐资格证书。这一规定明确了公开募捐的主体资格,防止一些不具备条件的组织或个人随意进行公开募捐,保障了捐赠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草案也对公开募捐的方式和范围进行了规范,要求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 税收优惠也是慈善法草案的重要焦点之一。草案规定,企业慈善捐赠支出超过法律规定的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当年扣除的部分,允许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这一规定鼓励企业进行慈善捐赠,为企业参与慈善事业提供了更有利的税收政策支持。此外,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赠财产用于慈善活动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慈善信息公开是保障慈善事业透明度的关键。草案要求慈善组织应当定期公开其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会计报告,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还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开其募捐情况和慈善项目实施情况。这有助于社会公众了解慈善组织的运作情况,增强对慈善事业的信任。 慈善财产的管理和使用同样备受关注。草案规定,慈善组织的财产应当根据章程和捐赠协议的规定全部用于慈善目的,不得在发起人、捐赠人以及慈善组织成员中分配。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的规定,按照募捐方案或者捐赠协议使用捐赠财产。这确保了慈善财产能够真正用于慈善事业,防止慈善财产被滥用。 最后一个焦点是慈善监管和法律责任。草案明确了民政部门等监管部门的职责,要求民政部门对慈善组织、慈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建立慈善组织及其负责人信用记录制度。同时,草案也规定了违反慈善法的法律责任,对慈善组织、慈善信托受托人等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总之,慈善法草案的六大焦点涵盖了慈善组织的设立、募捐、税收、信息公开、财产管理以及监管等多个方面,这些规定将进一步规范我国的慈善事业,促进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