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定继承人,法定继承人包括哪些人?
我家里最近涉及到财产继承的事儿,不太清楚法定继承人是啥意思,也不知道法定继承人都包括哪些人。我就想了解一下,在法律上到底是怎么定义法定继承人的,哪些人能算法定继承人呢,这对我家财产分配很重要。
展开


法定继承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享有继承权的人。简单来说,就是在没有遗嘱指定继承人的时候,按照法律规定可以继承遗产的那些人。 法定继承人的确定是基于法律规定,这体现了法律对亲属关系和家庭秩序的维护。在我国,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来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这里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这体现了法律对道德行为的鼓励和认可。 法定继承人制度保障了被继承人的近亲属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能够合理地继承遗产,同时也维护了社会的基本伦理和家庭关系。了解法定继承人的相关规定,对于处理遗产继承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