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权利指的是什么?
我在处理一些法律事务时,经常听到‘程序权利’这个词,但一直不太明白它具体是什么意思。我想知道程序权利到底涵盖哪些方面,在实际的法律场景中有什么作用,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释。
展开


程序权利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参与法律程序的过程中所享有的权利。简单来说,就是在进行法律活动时,当事人按照法律规定所拥有的一系列权利,这些权利能保障整个法律程序公平、公正、有序地进行。 在我国,程序权利体现在多个法律领域和不同的程序中。以民事诉讼程序为例,当事人享有起诉权、答辩权、申请回避权、举证质证权、辩论权、上诉权等。起诉权就是当事人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给予司法保护。答辩权则是被告针对原告的起诉内容进行回应和辩解的权利。申请回避权是指当审判人员、书记员等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时,当事人有权申请他们回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对这些程序权利有明确规定。比如该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同样享有广泛的程序权利,包括有权获得辩护、申请取保候审、对侦查人员侵犯其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提出控告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程序权利是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基础。它确保了当事人在法律程序中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使法律程序能够公平、合理地进行,从而保障实体权利的实现。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