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间谍法所称间谍行为是指哪些行为?
我对反间谍法里的间谍行为定义不太清楚。想知道在法律层面,哪些具体行为会被认定为间谍行为呢?这些行为的界定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很重要,关乎着我们能否准确识别身边可能存在的危险,所以希望了解一下。
展开


反间谍法对于间谍行为有着明确的规定。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间谍行为,简单说,间谍行为就是危害国家安全、为境外势力非法获取或提供国家秘密等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根据2023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间谍行为包含以下几种:一是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或者境内外机构、组织、个人与其相勾结实施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活动;比如某个间谍组织指使国内人员收集我国军事基地的情报,这就属于此类间谍行为。 二是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投靠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例如有人主动加入境外间谍组织,并按照组织要求开展窃取我国经济数据的活动。 三是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以外的其他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或者境内机构、组织、个人与其相勾结实施的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以及其他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文件、数据、资料、物品,或者策动、引诱、胁迫、收买国家工作人员叛变的活动;像一些境外势力为获取我国某项科研成果,通过金钱收买国内科研人员来获取相关资料。 四是敌对组织实施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活动;比如敌对组织通过网络攻击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等。 五是为敌人指示攻击目标;例如在战时为敌方指示军事设施的具体位置等。 六是进行其他间谍活动。总之,反间谍法对间谍行为的界定是为了全面保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让我们能更好地防范和打击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的间谍活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