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规定的“三养”是什么?
我最近在学习婚姻法,听说里面有“三养”的规定,但不太清楚具体是什么。我想知道这“三养”分别指什么,在法律上有什么具体要求和规定, 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法律语境中,通常所说的“三养”在婚姻家庭相关法律里具有重要意义。这里的“三养”指的是抚养、扶养和赡养。
抚养主要是指长辈对晚辈的养育和照料。比如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这是一种法定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第一千零五十八条规定,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父母需要为子女提供生活所需,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包括提供衣食住行、教育等方面的支持。如果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扶养一般是指平辈之间在物质上和生活上的相互帮助。像夫妻之间就存在扶养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九条规定,夫妻有相互扶养的义务。需要扶养的一方,在另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有要求其给付扶养费的权利。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应当相互扶持,当一方出现生活困难等情况时,另一方有责任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赡养则是指晚辈对长辈在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例如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赡养不仅仅是给予金钱上的支持,还包括关心父母的生活、照顾他们的身体等方面。这种义务 是基于亲情和法律的双重要求。
总之,“三养”在婚姻家庭法律体系中,明确了不同亲属关系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对于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保障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这些规定,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处理家庭关系,履行自己应尽的法律责任。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