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商标权行为的内容有哪些?
侵犯商标权行为指的是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等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常见的侵犯商标权行为。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属于侵犯商标权的行为。比如,市场上常见的一些不良商家,看到知名品牌“可口可乐”销量好,就生产“可日可乐”,包装也极为相似,让消费者容易产生混淆,这就是典型的在类似商品上使用近似商标的侵权行为。
其次,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也属于侵权行为。哪怕销售者并不知晓该商品侵犯了商标权,只要客观上销售了侵权商品,就构成侵权。不过,如果销售者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虽然仍需停止销售,但可能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例如,小商贩从非法渠道进货了一批假冒名牌运动鞋进行售卖,这就属于销售侵权商品的行为。
再者,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同样是侵权行为。比如,有些不法分子专门制造知名品牌的商标标识,然后卖给其他造假者,用于生产假冒商品,这种制造和销售商标标识的行为就是违法的。
另外,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 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这种“反向假冒”行为也侵犯了商标权。比如,商家把别人质量好的商品上的商标换成自己的商标进行销售,这样就剥夺了原商标权人的市场机会。
最后,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也构成侵权。比如,为侵权商品提供仓储、运输等服务,且明知该商品是侵权商品的,就属于这种情况。
总之,了解侵犯商标权行为的内容,对于维护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和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都非常重要。作为经营者,一定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避免陷入侵权纠纷。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