殴打残障人会定什么罪?


在法律层面,殴打残障人的定罪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定。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可能涉及的罪名。一般情况下,最常见的是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指的是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故意去伤害另一个人,让对方身体受到损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如果殴打残障人导致其身体受到轻伤及以上的伤害,就很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这里的轻伤和重伤都有明确的法律鉴定标准,需要专业的法医进行鉴定。 其次,如果殴打行为情节较轻,没有达到轻伤的程度,那么可能不构成犯罪,但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该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也就是说,殴打残障人即使没有造成轻伤,也会面临更严厉的治安处罚。 此外,如果在殴打过程中,还涉及到其他的情节,比如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残障人的财物,那就可能同时构成抢劫罪。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入户抢劫等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总之,殴打残障人的定罪要综合考虑伤害后果、行为手段、主观故意等多方面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