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方面制定的合同是否能生效?
我最近在处理一些业务时,遇到了一份由一方单独制定的合同。我不太清楚这种单方面制定的合同在法律上到底有没有效力,担心后续会出现法律风险。想了解下具体在哪些情况下它是有效的,哪些情况下又是无效的。
展开


单方面制定的合同不一定能生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从合同成立的基本原理来看,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一般而言,合同的成立需要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达成协议。也就是说,虽然合同可以由一方单方面制定,但关键在于另一方是否对该合同内容表示同意。如果双方当事人对合同内容达成一致,那么这样的合同是可以生效的。 在法律规定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这表明,即使合同是单方面制定的,但只要另一方通过实际行动表示接受,合同也可以成立并生效。 另外,如果合同内容由一方当事人制定的,属于格式合同。对于格式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说明义务,致使对方没有注意或者理解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的,对方可以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的内容。所以,如果格式合同的制定方没有履行相关提示和说明义务,可能会影响合同部分条款的效力,但不一定导致整个合同无效。 例如,在一些消费场景中,商家提供的格式合同中包含了一些不合理的免责条款,但没有明确提示消费者,那么消费者可以主张这些条款不成为合同的内容,而其他合理的条款仍然有效。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