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饰犯罪所得是什么罪名?


掩饰犯罪所得涉及的罪名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简单来说,就是明明知道这东西是别人通过犯罪得到的,或者是这些犯罪所得产生的收益,还帮忙窝藏起来、转移到别的地方、进行收购、帮着去卖,又或者用其他办法掩盖隐瞒,不让司法机关发现 。 从法律规定来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明确指出,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构成这个罪有几个要点。首先,主观方面得是明知。这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确切知道这是犯罪所得,另一种是按照常理应该知道是犯罪所得。比如有人低价卖给你一堆全新高档电子产品,价格低得离谱,这时候你就应该想到可能来路不正,如果还收下,就可能构成此罪。其次,客观行为表现形式多样。像窝藏,就是给这些犯罪所得找个地方藏起来,让别人找不到;转移就是换个地方放;收购就是花钱买;代为销售就是帮着罪犯把东西卖出去;还有其他一些能起到掩饰、隐瞒作用的行为。最后,这个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查明犯罪、追缴犯罪所得及收益的活动。司法机关要打击犯罪、追回赃物,如果有人进行掩饰犯罪所得的行为,就会干扰司法机关的工作,破坏司法秩序 。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情节严重的认定有多种情况。例如涉案赃物价值10万元以上;一年内曾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该行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十次以上,或者三次以上且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等特定物品且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等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