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要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首先是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司法机关追查犯罪、收缴赃物等工作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环节,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行为干扰了这个正常秩序,让司法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客观要件方面,表现为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窝藏就是把犯罪所得藏起来,比如把盗窃来的财物藏在自己家里;转移是把这些财物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收购是花钱买下这些犯罪所得;代为销售就是帮着把犯罪所得卖出去;其他方法则包括很多,比如通过改装、伪装等手段改变物品外观来掩盖其犯罪所得的性质。 主体要件上,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构成此罪。单位如果实施了相关行为,同样要承担责任。单位犯该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相应规定处罚。 主观要件要求必须是故意,也就是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为之。这里的明知,要达到知道是他人的犯罪所得或犯罪所得收益的程度,而不能只是一般违法所得。比如,有人低价卖给你一个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名牌手机,而且交易方式很可疑,你就应该意识到这个手机可能来路不正,要是你还买下了,就可能被认定为明知是犯罪所得而进行收购。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或者管制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相关概念: 窝藏:把犯罪所得隐藏起来,不让司法机关发现。 转移:将犯罪所得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逃避追查。 收购:花钱买下犯罪所得。 代为销售:帮助犯罪分子把犯罪所得卖出去。 掩饰、隐瞒:通过各种手段遮盖、隐匿犯罪所得的性质、来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