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是什么意思?
最近接触到了“取保候审”这个词,不太明白它到底是什么意思。自己对法律知识了解不多,想弄清楚在什么情况下会涉及到取保候审,它具体是怎样的一个措施,对相关人员会有什么影响 ,希望能得到详细解释。
展开


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一种强制措施。简单来说,就是在刑事诉讼里,对于那些还没被逮捕,或者逮捕后需要改变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了防止他们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就让他们要么找个保证人,要么交一笔保证金,然后出具保证书,保证随时听候传唤,司法机关就不对他们进行关押或者暂时把他们放出来。 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是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是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是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是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比如,犯罪嫌疑人李某身体患有严重疾病,需要长期就医治疗,这种情况下,他就有可能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再比如,王某涉嫌的犯罪情节比较轻,可能判处拘役,那也可能被取保候审。 而且,取保候审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提供保证人,保证人要满足与案件无关,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享有中国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没受限,有固定居所和稳定收入来源等条件;另一种是交纳保证金,保证金起点数额一千元,最高五万元,要是经济犯罪等还会根据涉案金额上涨,且必须一次性缴纳,之后如果遵守规定,保证金会退还 。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