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是什么意思?
我在看一些法律资料时,看到‘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这个说法,不太明白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我想知道在实际生活中,这种情况一般是怎么表现的,提出请求后又会有什么样的法律效果,希望能有人给我解释一下。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法律领域,‘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简单来说,权利人就是拥有某种权利的人,比如借钱给别人的债权人,而义务人则是需要履行相应义务的人,像借了钱的债务人。当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时,就是权利人要求义务人按照法律规定或者约定去做他们该做的事情。
举个例子,假如甲借给乙一笔钱,双方约定了还款日期。到了还款日期后,乙没有还钱,这时甲就作为权利人,他可以向乙提出还钱的请求,这就是‘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从法律效果来看,这种请求会产生一些重要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也就是说,当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时,诉讼时效会中断。
诉讼时效中断是一个很关键的法律概念。通俗来讲,诉讼时效就像是一个时间限制,如果在这个时间内权利人不主张自己的权利,过了这个时间再去法院起诉,对方就有可能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进行抗辩,权利人就可能面临败诉的风险。但是当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后,诉讼时效就会重新开始计算,这就给了权利人更多的时间去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