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生效后是什么意思?
我收到了法院的判决书,但不太懂‘判决生效后’具体指的是什么。是判决书一下来就生效,还是过段时间生效呢?生效之后又有什么影响?我想弄清楚这些问题。
展开


判决生效后,简单来说就是法院作出的判决开始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需要按照判决的内容履行相应的义务。 在我国,不同类型的判决,其生效的时间和条件是不一样的。对于一审民事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如果在这十五天的上诉期内,双方当事人都没有上诉,那么这份一审判决就会在上诉期满后生效。比如张三和李四的民事纠纷,法院一审判决后,在送达判决书后的十五天内,张三和李四都没上诉,判决就生效了。 而对于一审刑事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在这十天内,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等没有上诉,人民检察院也没有抗诉,判决就生效。 判决生效后,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它具有既判力,也就是对于已经生效的判决所确定的事实和法律关系,当事人不能再就同一诉讼标的、同一理由重新起诉。例如甲和乙的合同纠纷判决生效后,甲不能就同一合同纠纷、以同样理由再次起诉乙。另一方面,它具有执行力。如果负有义务的一方不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享有权利的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通过法院的强制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