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法律服务包括哪些内容?


公共法律服务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基本法律需求而组织提供的必要法律服务。它就像是一个法律“工具箱”,里面装着各种各样帮助大家解决法律问题的工具。 从内容上看,公共法律服务包含多个方面。首先是法治宣传教育,这就好比给大家普及法律知识的“课堂”,通过多种形式让大家了解法律,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比如说,社区里开展的法律讲座、学校里的法治课程等,都属于法治宣传教育的范畴。依据《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要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其次是法律咨询服务,这是为大家提供法律方面疑问解答的服务。当你遇到法律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办时,可以通过拨打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去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方式,向专业的法律人员咨询。《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中提出,要拓展多样化咨询渠道,提高服务质量。 再者是法律援助,这是为经济困难或者其他符合法定条件的公民,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比如,一些低收入人群在遇到民事纠纷、刑事诉讼等情况时,如果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就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律师为其提供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对法律援助的范围、程序等做了详细规定。 另外,还有人民调解服务。人民调解就像是“和事佬”,当人们之间发生矛盾纠纷时,人民调解员会站出来,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进行劝解、疏导,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为人民调解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此外,还有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专业法律服务,这些服务在不同的法律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律师可以为当事人提供代理、辩护等服务;公证机构可以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司法鉴定机构可以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这些服务虽然有些可能需要收费,但也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