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经营超过营业范围会怎么样?
我开了家小店,原本只卖日用品,最近进了些电子产品来卖。朋友说我这超出了营业范围,我有点担心,想知道商家经营超过营业范围会面临什么样的后果,会不会有很严重的处罚呢?
展开


当商家经营超过营业范围时,会面临一系列法律后果。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经营范围”这个概念。经营范围是指企业在登记机关登记的从事经营活动的业务范围,它规定了企业可以开展哪些经营活动。 根据《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企业法人应当在核准登记注册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同时,《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施行细则》第四十九条规定,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或者经营方式从事经营活动的,视其情节轻重,予以警告,没收非法所得,处以非法所得额3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没有非法所得的,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从实际情况来看,如果商家偶尔超出经营范围进行经营,且情节较轻,可能只会收到相关部门的警告,要求其及时改正。例如,商家只是临时性地销售了少量不在经营范围的商品,没有造成较大影响,这种情况下可能只是被提醒规范经营。 但如果商家长期超范围经营,或者超范围经营的业务涉及到需要特定许可的项目,比如销售药品、食品等需要相关许可证的商品,那面临的处罚就会比较严重。不仅会被没收非法所得、处以罚款,还可能被吊销营业执照。因为这些特殊商品的经营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所以监管会更加严格。 所以,商家如果有扩大经营业务的需求,最好及时到登记机关办理经营范围变更登记手续,以确保经营活动的合法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