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立案后被告不理会会怎么样?


当法院立案后,如果被告不理会,通常会有以下几种情况和后果。 首先,我们要了解“送达”这个概念。送达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将诉讼文书送交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会通过多种方式向被告送达法律文书,如直接送达、留置送达、电子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和公告送达等。如果被告不理会,法院会尽力完成送达程序。比如,法院可以将诉讼文书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如果受送达人是公民,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如果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 若经过合法送达,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法院可以缺席判决。缺席判决是指在一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情况下,法院依法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的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缺席判决意味着被告放弃了在法庭上进行答辩、举证、质证等权利,法院会根据原告提供的证据和陈述进行审理和裁判。这对被告是非常不利的,因为法院会依据现有证据来认定事实,如果原告提供的证据能够证明其主张,法院很可能会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此外,如果被告不理会法院的判决,不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采取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强制执行措施。情节严重的,还可能对被告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所以,被告不理会法院立案后的相关程序,不仅可能在诉讼中处于不利地位,还可能面临后续强制执行等一系列法律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