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了银行11个月无力偿还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欠了银行11个月无力偿还,会产生以下一系列后果: 首先是经济上的损失。银行会收取罚息,这是在原本贷款利息基础上额外收取的费用,是金钱上的损失。比如信用贷款出现逾期,贷款机构会先电话催收贷款,提醒还款,同时贷款利率会上浮作为每天的罚息。信用卡用户使用信用卡透支后,一般有20多天到50多天不等的免息还款期,如果还款逾期,上月所有费用不再享受免息待遇,循环日息高达万分之五,即年利率达到18% ,除利息外还有违约金,违约金比例为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5%。 其次,个人信用会受到严重影响。一旦留下不良信用记录,在央行征信系统中就会有体现,之后想办信用卡或者贷款,可能会被拒绝。银行或者其他贷款机构在放款前会严格审核征信记录。而且这个不良记录即使在还清欠款后,也可能会被保留5年,在这期间办理房贷、车贷等都会受到影响,甚至有些公司也会在意员工的征信问题。 再者,面临银行的催收。银行会对持卡人进行催收,不仅银行自己催,还可能将债务转交给专业的催收公司。可能会面临每天无休止的电话短信轰炸,甚至一些催收可能会有不合理行为,比如人身攻击、恐吓、上门催收、联系亲戚朋友等,不过国家对催收有法规要求,受到不合理催收时要做好录音保存证据。 然后,如果逾期超过3个月,银行可能会起诉。按照借款合同和担保合同(抵押或质押合同)的约定,银行将向法院起诉,法院会采取财产保全等措施,包括冻结贷款人以及贷款担保人的所有银行帐户上的存款,查封已抵质押的财产等。判决下来后,会依法强制执行财产以清偿银行的贷款损失,具体包括贷款本金、贷款利息、逾期利息和罚息,以及由此产生的一切诉讼费用,处置抵押(质押物)物变现时产生的相关费用等。 最后,若有能力而拒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将受到法律制裁。如果是信用卡欠款,欠款金额达1万元的,经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应承担刑事责任。 相关法律依据有:《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一定条件,若银行起诉会遵循相应流程;《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了信用卡诈骗罪的情形及量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对“恶意透支”进行了明确界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了诉讼时效等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