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扣划是什么意思?
我收到通知说法院要进行扣划,不太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想知道法院扣划是怎样一个操作,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对我会有什么影响,希望懂法律的朋友帮忙解释一下。
展开


法院扣划指的是,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根据生效法律文书的规定,强制将被执行人账户内的款项划转到指定账户的一种执行措施。简单来说,就是法院凭借法律赋予的权力,把欠别人钱的人的钱直接划走,给该得钱的人。 在司法实践中,当一方当事人(债权人)通过诉讼等法律途径,获得了要求另一方当事人(债务人)履行金钱给付义务的生效法律文书,而债务人却拒不履行时,债权人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申请后,会先查询债务人名下的银行账户、支付宝、微信等各类资金账户。一旦发现有可供执行的款项,法院就会向相关金融机构或支付平台送达协助执行通知书和裁定书,要求它们协助将债务人账户内的相应款项扣划至法院指定的账户。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九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法院扣划这一措施的目的在于保障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维护司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确保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实现。对于债务人来说,如果其账户被法院扣划,意味着其财产被强制用于履行法律义务,同时也会对其信用记录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大家都应当遵守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