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簿常住人口登记卡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我手里有户口簿的常住人口登记卡,但不太清楚它具体是干啥的。平时感觉它也没啥存在感,可又怕万一要用的时候不知道咋用。我想了解下这张登记卡到底是啥,在法律上有啥作用,以后遇到啥情况可能会用到它。
展开


户口簿常住人口登记卡是我国户籍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凭证。简单来说,它是用来记录特定家庭成员基本信息的一张卡片,上面包含了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公民身份号码、婚姻状况、服务处所等关键信息。 从法律意义上讲,它是证明公民身份和户籍关系的法定文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四条规定,户口登记机关应当设立户口登记簿。城市、水上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应当每户发给一本户口簿。农村以合作社为单位发给户口簿;合作社以外的户口不发给户口簿。户口登记簿和户口簿登记的事项,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效力。 常住人口登记卡的作用十分广泛。在日常生活中,办理身份证就需要依据这张登记卡上的信息来进行,因为它是确认个人身份的基础资料。在入学时,学校需要查看学生的常住人口登记卡,以确定学生的户籍信息和家庭情况,从而完成学籍的注册等相关手续。就业时,一些单位也会要求员工提供常住人口登记卡的复印件,用于核实员工的身份和户籍信息,以完成入职手续和相关档案的建立。在婚姻登记方面,男女双方都需要携带本人的户口簿,其中常住人口登记卡就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婚姻登记机关会通过它来确认双方的身份和婚姻状况等信息。另外,在办理一些社会福利事项,如申请低保、保障性住房等时,相关部门也会查看常住人口登记卡,以确定申请人是否符合相应的条件。总之,常住人口登记卡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法律文件,对我们的各项权益和社会活动都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