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金及附加利润表公式是什么?
我在做公司财务报表,对于税金及附加在利润表中的计算公式不太清楚。之前没接触过相关内容,也不知道这个公式在实际应用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希望能了解一下税金及附加利润表公式具体是怎样的。
展开


税金及附加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应负担的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在利润表中,与税金及附加相关的公式和原理主要围绕着利润的计算展开。 首先我们要了解税金及附加本身的计算。一般来说,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是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税额为计税依据。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实际缴纳的增值税 + 实际缴纳的消费税)×适用税率。这里的适用税率根据纳税人所在地不同有所差异,市区为7%,县城、镇为5%,不在市区、县城或镇的为1%。教育费附加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实际缴纳的增值税 + 实际缴纳的消费税)×3% 。 而在利润表中,净利润的计算和税金及附加密切相关。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 - 所得税费用,而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税金及附加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 研发费用 - 财务费用 + 其他收益 + 投资收益( - 投资损失) + 净敞口套期收益( - 净敞口套期损失)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 信用减值损失 - 资产减值损失 + 资产处置收益( - 资产处置损失)。从这些公式可以看出,税金及附加是营业利润计算中的一个扣减项目,它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最终的净利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法》第二条规定,城市维护建设税以纳税人依法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税额为计税依据。《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第三条也明确规定,教育费附加,以各单位和个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的税额为计征依据。所以企业在计算税金及附加以及编制利润表时,要严格按照这些法律规定准确计算相关税费。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