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税金及附加成本如何计算?

我在经营一家小公司,在做财务核算的时候,对税金及附加成本的计算不太清楚。不知道这部分成本具体是怎么算出来的,包含哪些项目,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让我能准确算出税金及附加成本。
展开 view-more
  • #税金附加
  • #成本计算
  • #消费税
  • #城建税
  • #印花税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相关税费。它包含了多个税种,在计算税金及附加成本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它涵盖的内容。 一般来说,税金及附加主要包括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等。不同的税种,其计算方法有所不同。 消费税是对特定消费品征收的一种税。消费税的计算有从价定率、从量定额,或者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复合计税(以下简称复合计税)三种方法。从价定率计算消费税的公式为: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从量定额计算消费税的公式为: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定额税率;复合计税计算消费税的公式为: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销售数量×定额税率。这里的销售额是指纳税人销售应税消费品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不包括应向购货方收取的增值税税款。销售数量则根据不同的应税消费品有不同的确定方式,比如销售应税消费品的,为应税消费品的销售数量;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的,为应税消费品的移送使用数量等。相关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 城市维护建设税是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税额为计税依据。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实际缴纳的消费税)×适用税率。适用税率根据纳税人所在地不同而有所差异,纳税人所在地在市区的,税率为7%;纳税人所在地在县城、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所在地不在市区、县城或镇的,税率为1%。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中有明确规定。 教育费附加也是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税额为计征依据,教育费附加率为3%,计算公式为:应纳教育费附加=(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实际缴纳的消费税)×3% 。其依据为《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 资源税的应纳税额,按照从价定率或者从量定额的办法,分别以应税产品的销售额乘以纳税人具体适用的比例税率或者以应税产品的销售数量乘以纳税人具体适用的定额税率计算。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不同税目应税产品的,应当分别核算不同税目应税产品的销售额或者销售数量;未分别核算或者不能准确提供不同税目应税产品的销售额或者销售数量的,从高适用税率。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 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至30%后的余值计算缴纳。具体减除幅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没有房产原值作为依据的,由房产所在地税务机关参考同类房产核定。房产出租的,以房产租金收入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依照房产余值计算缴纳的,税率为1.2%;依照房产租金收入计算缴纳的,税率为12%。相关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中。 城镇土地使用税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依照规定税额计算征收。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年税额如下:大城市1.5元至30元;中等城市1.2元至24元;小城市0.9元至18元;县城、建制镇、工矿区0.6元至12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规定的税额幅度内,根据市政建设状况、经济繁荣程度等条件,确定所辖地区的适用税额幅度。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 车船税以车船为特征对象,向车辆、船舶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征收的一种税。车船的适用税额依照《车船税税目税额表》执行。车辆的具体适用税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照《车船税税目税额表》规定的税额幅度和国务院的规定确定。船舶的具体适用税额由国务院在《车船税税目税额表》规定的税额幅度内确定。规定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 印花税的应纳税额按照计税依据乘以适用税率计算。应税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合同所列的金额,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税税款;应税产权转移书据的计税依据,为产权转移书据所列的金额,不包括列明的增值税税款;应税营业账簿的计税依据,为账簿记载的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合计金额;证券交易的计税依据,为成交金额。不同类型的合同、产权转移书据等适用不同的税率,具体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 最后,将上述各项税费相加,就得到了企业的税金及附加成本。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