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离婚协议书才是有效的?


要判断离婚协议书是否有效,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看。首先,从主体方面来说,签订离婚协议书的双方当事人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简单来讲,就是双方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能够独立进行民事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条规定,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一方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比如患有严重精神疾病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人,那么签订的离婚协议书是无效的。 其次,离婚协议书的内容必须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达。这意味着这份协议是双方自愿签订的,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况。例如,一方以威胁对方生命安全的方式逼迫对方签订离婚协议书,这种情况下协议是无效的。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再者,离婚协议书的内容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比如,协议中不能约定逃避抚养子女的义务,或者有违反婚姻伦理道德的内容等。同时,协议内容应该对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关于子女抚养问题,要明确抚养权归属、抚养费的数额和支付方式等;财产分割要清晰地划分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债务处理要明确哪些是夫妻共同债务,哪些是个人债务,以及如何分担。 另外,离婚协议书只有在办理离婚登记后才生效。在办理离婚登记时,婚姻登记机关会对离婚协议书进行审查。如果协议符合上述要求,婚姻登记机关会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此时离婚协议书才正式生效。虽然离婚协议书不需要公证,但公证可以增强其证明力。如果双方对协议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存在担忧,也可以选择进行公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