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存款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存款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对其银行存款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它能保障存款的安全性和合法性,在涉及财产分割、继承等情况时,具有重要的证明作用。 办理存款公证,首先需要准备好相关材料。一般来说,当事人应提供个人的身份证明,比如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等,这些材料可以证明你的身份信息。如果是法人申请办理公证,需要提供法人资格证明及其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同时,还需要提供需公证的银行存款凭证,像存单、存折等,这些是证明存款存在的关键材料。另外,根据不同的情况,可能还需要提供其他证明材料,例如与存款相关的财产协议等。 准备好材料后,就可以前往当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填写公证申请表时,要确保所填内容真实、准确、完整。申请表中的内容通常包括申请人及代理人的基本情况、申请公证的事项及公证书的用途、申请公证的文书的名称、提交证明材料的名称、份数及有关证人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 公证机构在收到申请后,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审查内容主要包括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所申请的公证事项是否符合公证要求。公证人员可能会对当事人进行询问,以进一步了解存款的情况。在必要时,公证机构还会进行调查核实,比如向银行核实存款的真实性。 如果经审查,申请材料真实、合法,公证事项符合公证条件,公证机构会出具公证书。公证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证明存款的相关情况。整个办理时间因具体情况而异,一般在受理后的一定期限内完成,具体时间可以咨询当地的公证机构。 依据《公证程序规则》的相关规定,公证机构办理公证,应当根据不同公证事项的办证规则,分别审查当事人的身份、申请办理该项公证的资格以及相应的权利;提供的文书内容是否完备,含义是否清晰,签名、印鉴是否齐全;提供的证明材料是否真实、合法、充分;申请公证的事项是否真实、合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