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会选择高利贷?


高利贷,简单来说,就是贷款利率远远高于正常水平的贷款。在我国,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这就是判断是否为高利贷的一个重要标准。 那么,哪些情况会让人选择高利贷呢? 首先是急需资金应急的情况。比如突发重大疾病,需要大量的医疗费用来挽救生命,而自己手头资金不足,又无法在短时间内从正规渠道获得贷款,在这种生死攸关的紧急时刻,有些人可能就会病急乱投医,选择高利贷。像《民法典》规定了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从资金需求者的角度,在这种紧急状况下就容易忽略高利率的风险。 其次是个体经营者的资金周转问题。一些小商户、小微企业主,在经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突然的资金缺口,比如货物积压需要资金回笼,或者有紧急的订单需要采购原材料,但银行贷款审批周期长,手续繁琐,无法满足他们快速获得资金的需求。为了维持经营,他们可能会冒险选择高利贷。从法律角度看,虽然《合同法》等法律保护正常的借贷关系,但高利贷并不在法律的保护范围内。 再者是信用不佳的人群。有些人由于自身信用记录不好,无法通过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审核。当他们有资金需求时,在没有其他更好选择的情况下,可能会无奈选择高利贷。但要知道,《征信业管理条例》旨在规范征信活动,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信用不佳本身也是有一定的信用管理机制在约束的。 另外,缺乏金融知识也是一个原因。部分人对金融市场和正规借贷渠道了解甚少,不知道有哪些合法、低息的贷款方式可以选择,当遇到资金困难时,很容易受到高利贷放贷者的蛊惑,从而陷入高利贷的陷阱。这也提醒大家要多学习金融和法律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总之,选择高利贷是一种风险极高的行为,可能会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法律风险,大家一定要谨慎对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