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期限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之前遇到了一个行政方面的纠纷,当时没太在意。最近才听朋友说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来解决。但我对行政诉讼期限一点都不了解,也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去起诉,很担心因为超过期限无法维权,想知道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
展开


行政诉讼期限,通俗来讲就是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时间限制。如果超过了这个期限去起诉,法院可能就不会受理了,这样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就难以通过诉讼途径来维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要是因为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属于自身的原因耽误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限内。如果是其他特殊情况耽误起诉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如果你完全不知道行政诉讼期限,首先要确定行政行为作出的时间以及你知道该行政行为的时间。然后判断是否还在法定的起诉期限内。要是不确定是否超过期限,建议尽快咨询专业律师,律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帮你分析,看看是否还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同时,收集好与行政纠纷相关的证据,以便后续可能的诉讼使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