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复议撤销原行政行为后该怎么办?
我之前对一个行政行为申请了行政复议,结果复议决定撤销了原行政行为。现在我有点懵,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是行政机关会重新作出新的行政行为吗?我需不需要再采取什么行动呢?希望懂的人给我讲讲。
展开


当行政复议决定撤销原行政行为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后续的处理情况。 首先,要明白行政复议撤销原行政行为意味着该行政行为被认定为违法或者不当,不再具有法律效力。这一结果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作出的,该法规定,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提出意见,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同意或者集体讨论通过后,按照规定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其中就包括撤销原行政行为的情形。 接下来,行政机关通常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不再作出新的行政行为。如果原行政行为所涉及的事项已经没有必要再进行处理,或者情况发生了变化使得该事项无需进一步行政干预,行政机关可能就不会再作出新的行为。例如,原行政行为是对某商家的一项临时性检查措施,在复议过程中发现检查依据不充分而撤销该行为,且商家的经营状况后续未出现需要再次检查的情况,行政机关可能就不再处理。 另一种情况是行政机关重新作出行政行为。不过,行政机关重新作出行政行为时,不能基于同样的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行政行为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行政行为,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所规定的。比如,原行政行为是对某企业的行政处罚决定,因证据不足被复议撤销,行政机关重新调查取证后,若有新的事实和证据,可依法重新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对于申请人来说,如果行政机关重新作出行政行为,而申请人对新的行政行为仍不服,还可以再次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总之,在行政复议撤销原行政行为后,申请人要关注行政机关的后续动作,若自身权益再次受到影响,要及时通过合法途径解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