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了报警后该如何处理以及怎样索要赔偿?


当被打了报警后,以下是具体的处理步骤和索要赔偿的方法。 首先是报警后的处理流程: - 保留证据:在报警前后,尽可能保留相关证据,比如用手机记录事件过程,如果现场有监控录像,也要及时告知警方,以便调取。这是后续处理的关键,能还原事情经过。 - 及时就医:第一时间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将受伤情况详细告知医生,保存好病历、诊断证明、检查报告等所有就医资料。这些资料是证明受伤情况和后续索赔的重要依据。 - 配合调查:警方会展开调查,询问当事人事情经过,要如实清晰地陈述,不要隐瞒或夸大事实。同时,协助警方找到相关证人等证据。 - 进行伤情鉴定:根据警方安排,申请法医鉴定。如果鉴定结果是轻伤及以上,打人者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是轻微伤,打人者会面临行政拘留处罚。 接着说赔偿方面: 赔偿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解决: - 协商处理:双方可以自行就赔偿问题进行沟通协商,在友好的氛围下,确定赔偿金额和方式。 - 公安机关调解:公安机关在了解情况后,可根据情节较轻的情况主持调解。若双方达成协议,且打人者履行协议,那么就按协议执行;若未达成协议或达成后不履行,公安机关会依法对打人者进行处罚,并告知可以就民事争议向法院起诉。 - 法院起诉:当协商和调解都无法达成满意结果时,受害者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受害者可以主张的赔偿项目包括: - 医疗费:凭医院的票据,赔偿为治疗伤病所花费的费用。 - 护理费:如果受伤需要他人照顾,按照护理人员的误工损失或者聘请护工的费用来计算。 - 交通费:根据就医、复查等过程中实际发生的交通费用计算。 - 营养费:结合受伤情况和医生建议,赔偿一定金额用于补充营养。 - 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来确定。 - 误工费:根据受害者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法律依据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