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该如何处理?


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以下是正确的处理步骤和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要立即停车并采取警示措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停车后需拉紧手制动,切断电源,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夜间还要开示宽灯、尾灯;在高速公路上,要按规定在车后设置危险警告标志)。这么做是为了保障后续车辆和行人的安全,避免二次事故发生。 其次,要及时报案和救助。及时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肇事车辆及伤亡情况,打电话(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2或110)或委托过往车辆、行人向附近的公安机关或执勤民警报案。同时,如果有人员受伤,要向附近的医疗单位、急救中心呼救(求救电话120)。已参加保险的车辆和人员还要在48小时之内向保险公司报案。这是因为及时报案有助于交警尽快了解事故情况进行处理,也方便保险理赔流程的顺利开展。 然后,要保护现场和抢救伤者财物。保护现场的原始状态,其中的车辆、人员、牲畜和遗留的痕迹、散落物不能随意挪动位置。不过,为抢救伤者,可以在其原始位置做好标记后进行移动,但不得故意破坏、伪造现场。当确认受伤者的伤情后,能采取紧急抢救措施的应尽最大努力抢救,设法送附近医院抢救治疗。同时要妥善保管现场物品或被害人的钱财,防止被盗被抢。 接下来,是等待交警调查和责任认定。交警会进行现场勘查,之后作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轻微事故5日内,一般事故15日内作出责任认定。如果对责任认定不服,15日后可以向上一级机关事故处(办)申请重新认定。 最后,就是赔偿处理阶段。如果双方对责任和赔偿事宜能够协商一致,可以自行协商赔偿。如果协商不成,肇事双方各出一至二人代表,到公安机关事故调解办参加调解。仅造成财产损失的,从确定之日起开始调解,期限为30天;致伤的,从治疗终结或定残之日起开始调解,期限为30天;死亡的,从确定办理丧葬事宜之日起开始调解,期限30天。若经调解达成协议后双方签字后结案,并出具调解书、执行期限等字据。要是调解期满,经二次调解未能达成协议的,或调解书生效后拒不执行的,公安机关终结调解,由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民事诉讼。 相关概念: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指公安机关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加以认定的行为。 调解:在这里是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当事人之间的损害赔偿争议进行的调解,目的是促使双方达成赔偿协议解决纠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