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案件的办理流程是怎样的?


交通事故案件的办理流程如下: 首先是受理报案。当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或者其他人要及时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报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会按照管辖范围进行立案。这一步很关键,及时报案能让交警尽快赶到现场处理,保护现场证据等。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公安机关及其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警的,应当受理,制作受案登记表并记录相关内容 。 接着是现场处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受理案件后,会马上派人赶赴现场。一方面抢救伤者和财产,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另一方面勘查现场、收集证据。现场的各种痕迹、车辆位置等都是重要证据,对于后续认定事故责任有很大作用。 然后是责任认定。在充分查清交通事故事实的基础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会根据事故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作用大小等,对当事人作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例如,如果一方闯红灯导致事故发生,那闯红灯的一方可能就要承担主要或全部责任。《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之后是裁决处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会依据有关规定,对肇事责任人进行警告、罚款、吊扣、吊销驾驶证或拘留等处罚。这是对肇事责任人违法行为的一种惩戒。 再就是损害赔偿调解。对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的赔偿,按照有关规定和赔偿标准,根据事故责任划分相应的赔偿比例。交警部门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尽量达成赔偿协议。 最后,如果双方当事人在法定的期限内调解无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就会终止调解,并发放调解终结书,这时当事人双方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法院经过审理作出判决。 相关概念: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就是交警部门根据事故发生时各方的行为、过错等情况,来确定谁该对事故负责以及负责的程度。 损害赔偿调解:是指交警部门在事故双方之间进行协调,让双方就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赔偿问题,达成一致的处理方式。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全体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