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借钱不还该怎么办?


如果遇到老赖借钱不还,以下是一些可行的办法。 首先,可以尝试协商解决。有些时候,欠款人可能并非是故意不还钱,有可能是暂时遇到了困难。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和对方沟通,了解情况,看能否协商出一个还款计划,比如约定分期还款等,同时最好能补写借条,明确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 若协商不成,那么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第一步是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法院来确认和债务人存在的债权债务关系,并取得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这里要特别注意诉讼时效问题,《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也就是说如果在这三年时间内你没有向对方主张过权利,一旦过了诉讼时效,法院将不予受理。在起诉时,要注意收集证据,比如借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电话录音、证人证言等,这些证据能帮助证明借款事实。 在法院下达的法律文书生效后,如果老赖还是不还钱,你可以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同时,要尽量向法院提供债务人的信息以及其财产详情,比如房产、车辆、银行存款等信息,这有利于执行人员快速有效地完成执行工作。要是债务人确实没有财产被执行,没有履行债务的能力,可向法院申请中止执行,等债务人有了偿还能力再申请继续强制执行。 另外,如果老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触犯《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相关概念: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简单说就是如果在规定时间内不主张权利,可能就会失去通过法律强制对方还钱的权利。 强制执行:是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