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钱的人没钱还,也没有资产该怎么办?


如果遇到欠钱的人没钱还,也没有资产的情况,以下是一些可行的办法。 首先,可以尝试和对方友好协商 。在这个阶段,双方可以沟通,看是否能达成分期还款或者延期还款的协议。比如约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分批次偿还债务。这在一定程度上既能给债务人时间去筹集资金,也能保障债权人的权益。《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所以,只要双方能协商一致,这种方式是可行的。 要是协商不成,那么可以考虑走法律途径。向法院提起诉讼,并且要注意收集充分的证据,像欠条、录音、支付凭证等都是有效的证据,不过借条必须是原始的,不能有涂改或复印的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 若胜诉后,对方仍然不履行判决,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对其进行全面调查,查看是否存在隐藏财产等情况。如果确实没有发现财产,法院可以在其每月薪资余额之中扣除相当数额的资金,直到债务还清。《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七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另外,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对方是恶意转移资产导致没钱还,那么对方可能会触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这种恶意转移财产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无偿地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廉价格进行财产转移等。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于人民法院所做出的判决或裁定,债务人有能力执行却故意拒绝执行,且情节严重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若情节特别严重,则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还需承担相应的罚金处罚。 在整个过程中,债权人还需要密切关注债务人的经济状况变化。一旦发现对方有了新的财产或者收入来源,就可以及时要求对方还款或者向法院提供线索,恢复执行程序。相关概念:(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强制执行:是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