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撞人后逃逸该怎么办?


当遇到司机撞人后逃逸的情况,以下是一系列可采取的措施,并且涉及到相应的法律依据。 首先,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要及时报警。报警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警方拥有专业的调查手段和资源。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道路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这有助于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收集证据,为后续确定逃逸司机身份和事故责任奠定基础。 其次,尽可能收集现场的相关证据。比如,记住肇事车辆的车型、颜色、车牌号码的部分数字或字母;如果现场有监控摄像头,要留意其位置,以便警方调取监控。这些证据对于追踪逃逸司机至关重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而逃逸司机没有履行这些义务,其逃逸行为本身在法律上就会被认定为承担全部责任。 然后,积极配合警方的调查工作。如实向警方提供你所知道的一切信息,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等。警方会根据你提供的线索进行排查和追踪。 再者,如果自己受伤了,要及时就医,并保留好相关的医疗记录和费用凭证。这些将作为后续索赔的重要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六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由保险人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机动车不明、该机动车未参加强制保险或者抢救费用超过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需要支付被侵权人人身伤亡的抢救、丧葬等费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后,其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最后,在确定了逃逸司机的身份后,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和刑事责任。民事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等。而刑事责任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