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人被拘留后,对方没事却讹人该怎么办?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明白相关法律概念。所谓讹人,在法律上可能涉及诈骗或敲诈勒索等行为。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敲诈勒索则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实施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 如果遇到对方没事却讹人的情况,报警是非常好的选择。因为这种讹诈行为涉嫌欺诈,达到一定数额将面临刑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若涉及到打架事件,首先要看伤情鉴定结果。如果鉴定为轻微伤,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打人者除了面临治安处罚,还需赔偿受害人医疗费和误工费等合理费用。但对于不合理的讹诈要求,无需理会。 要是鉴定为轻伤,公安机关需立案调查,追究打人者刑事责任。若公安机关不立案,当事人可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并且,不论是公诉还是自诉,受害者都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追讨医疗等合理费用。对于对方无理的讹诈行为,如果给当事人名誉带来影响,当事人还可要求其承担恢复名誉及赔礼致歉的责任。 相关概念: 诈骗: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敲诈勒索: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实施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 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