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金额与实际金额不符该怎么办?
我去法院起诉别人还钱,起诉的时候写的金额可能和实际金额有出入。现在有点担心这样会不会影响案件结果,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想问问遇到起诉金额与实际金额不符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展开


当遇到起诉金额与实际金额不符的情况时,可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形来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 首先,在诉讼过程中,如果发现起诉金额高于实际金额,这可能会造成多缴纳诉讼费用等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为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三条规定,案件受理费分别按照不同标准交纳,其中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比例分段累计交纳。若起诉金额过高,多交的诉讼费最后可能不会得到法院支持由对方承担。此时,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变更诉讼请求,降低起诉金额。法院一般会允许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变更诉讼请求,这样能避免自己承担不必要的费用。 其次,要是起诉金额低于实际金额,可能导致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充分保障。同样依据相关规定,法院的判决通常会围绕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展开,如果请求的金额低于实际应得,法院一般不会主动超出请求范围进行判决。这种情况下,当事人也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向法院申请增加诉讼请求金额,把实际少算的部分补充进去。 如果在判决已经作出之后才发现起诉金额与实际金额不符,若是判决还未生效,当事人可以通过上诉的方式,在二审中提出对诉讼请求的变更。若判决已经生效,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通过审判监督程序来纠正原判决中可能存在的金额认定问题。不过再审程序的启动条件相对严格,需要有法定的再审事由,比如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等。总之,当事人要及时关注起诉金额的准确性,如有不符应尽早采取合适的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