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中主要责任方不处理也不赔钱,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在交通事故中,如果主要责任方不处理也不赔钱,受害方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首先,收集并保留相关证据。这包括事故现场的照片、视频,交警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自己因事故产生的医疗费用票据(如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收费清单等),如果涉及财产损失,还需要维修费用发票等。这些证据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至关重要,是证明事故发生以及自身损失的关键依据。 其次,尝试与责任方进行沟通协商。可以直接与责任方联系,或者通过交警等第三方协调,明确告知对方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赔偿义务,尝试通过和平方式解决纠纷。在沟通协商过程中,要注意保留好相关的沟通记录,例如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 若协商无果,就需要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法院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证据来判定责任方应承担的赔偿数额。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同时,《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也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然不足或者没有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权人赔偿。 在等待法院判决期间,可寻求法律援助或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准确的法律建议和指导。法律援助可以为经济困难或者其他符合条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专业律师则能够根据具体案件情况提供详细的法律分析和应对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