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期间跑了该怎么办?
法院判决后进入执行阶段了,但是被执行人跑了,联系不上人,财产也不知道在哪。现在我特别着急,不知道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怎么才能让被执行人履行判决?
展开


在执行期间被执行人跑了,这是司法实践中比较棘手的问题,但也有相应的法律手段来应对。 首先,我们要了解执行的概念。执行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 当被执行人在执行期间跑了,申请执行人应及时向执行法院报告这一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有权采取多种执行措施。比如,法院可以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即使被执行人跑了,其名下的财产依然可以被执行。 此外,如果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于这种情况,法院可以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依法追究被执行人的刑事责任。 法院还可以对被执行人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限制出境可以防止被执行人逃往境外逃避执行;在征信系统记录其不良信息,会对被执行人在金融信贷、商业合作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则会对被执行人形成舆论压力,促使其履行义务。 申请执行人也可以积极配合法院,提供被执行人可能的财产线索和下落信息,以便法院更有效地开展执行工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