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欠钱不还的情况该怎么办?


如果遇到欠钱不还的情况,首先可以尝试和对方协商。协商就是债权人和债务人直接沟通,比如一起商量确定一个新的还款时间、方式等,这种方式比较简便快捷,但没有强制力,如果对方不配合,也没办法保证能拿回钱。 要是协商不成,债权人可以选择向法院起诉。起诉前要注意几个要点: - 要有证据,像欠条、录音、付款凭证等都可以作为证据,但借据必须是原始的,不能经过涂改或复印。即使没有借条,如果有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能证明借款事实和金额,也是可以的。 - 要关注诉讼时效。如果借条注明了还款日期,那么诉讼时效从借条到期之日起3年内;没有注明还款日期的,债权人随时可以要求还款,但从第一次追讨之日起3年内要行使权利 。 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另外,债权人还能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支付令是一种督促程序,法院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要求他在规定的期限内偿还借款。这种方式成本较低,但如果债务人提出书面异议,支付令就会失效,可能会转入诉讼程序。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债权人请求债务人给付金钱、有价证券,符合条件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若法院判决后对方还是不还钱,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要是债务人恶意拖欠,还可能会被拘留。若债务人去世,可从其遗产中进行清偿。 相关概念: 支付令:是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督促程序,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向债务人发出的限期履行给付金钱或有价证券的法律文书。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强制执行: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