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欠款不给该怎么办?


当遇到国企欠款不给的情况,债权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 首先,可以尝试协商解决。如果对方并不抵赖,只是拖延还款,那么可以与其签订还款协议,明确还款的方式和期限。还款协议可以明确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对债权人极为有利。 如果协商不成,债权人可以提起民事诉讼。提起诉讼时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具体的起诉流程如下: 1. 准备好起诉书:债权人需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撰写起诉书,明确阐述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2. 提交证据和起诉书至法院:债权人需将起诉书及相关证据提交至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并缴纳相应的诉讼费用。证据可以包括合同、送货单、对账单等能够证明欠款事实的材料。 3. 法院审查并受理:法院在收到起诉材料后,将对案件进行审查,确认符合受理条件的将予以受理。 4. 开庭审理:法院在受理案件后,将组织开庭审理,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论,并审查相关证据。 5. 法院判决:法院在审理结束后,将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如判决支持债权人的诉讼请求,国企需按照判决履行还款义务。 6. 执行判决:如国企未按照判决履行还款义务,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通过法律手段强制国企履行还款义务。法院可以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拍卖等措施来执行国企的财产。 此外,需要注意诉讼时效的问题。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如果超过了诉讼时效,债权人将可能失去胜诉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