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去法院起诉需要准备什么?


自己去法院起诉,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准备,下面为您详细介绍。首先是主体资格材料。原告是自然人的,要准备身份证复印件,这个就像是您的身份凭证,能证明您是谁;原告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需要提供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这是用来证明法人或组织的身份以及谁代表它来进行诉讼。被告的身份信息也不能少,如果被告是自然人,要尽量提供其身份证号、住址、联系电话等;被告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要提供其准确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联系电话等,这些信息能让法院准确找到被告。 其次是诉讼文书。起诉状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您向法院提出诉求的书面材料。在起诉状里,要写清楚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比如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诉讼请求,也就是您希望法院帮您实现什么,像要求对方还钱、赔偿损失等;事实与理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说明您为什么要起诉。起诉状一般要按照被告人数加一份的数量准备,比如有一个被告,您就准备两份,一份给法院,一份由法院转交给被告。 再者是证据材料。证据是支撑您诉讼请求的关键,要提供与案件相关的各种证据,如合同、借条、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证据要制作成证据清单,写清楚证据的名称、来源、证明内容等。同时,要按照起诉状的份数准备相应数量的证据副本。 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法院才会受理您的起诉。所以在起诉前,您要确认您的案件是否属于法院受理范围以及哪个法院有管辖权。 最后,起诉可能还需要缴纳诉讼费用。诉讼费用的金额根据案件类型和标的额来确定。如果您符合司法救助条件,还可以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诉讼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