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吸案开庭后的程序是什么?


非吸案也就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开庭后的程序一般如下: 首先是合议庭评议。当庭审结束后,审判长会宣布休庭,然后合议庭的成员会进行评议。合议庭就是由法官或者法官与人民陪审员组成的审判组织,他们会根据庭审过程中查明的事实、证据,依照法律规定,对案件进行讨论和评判,看看被告人是否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以及该如何量刑等问题。这一过程是不公开进行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规定,法庭审理过程中,对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证据都应当进行调查、辩论。经审判长许可,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并且可以互相辩论。审判长在宣布辩论终结后,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而合议庭评议就是在这些基础上进行的。 接着是宣判。评议结束后就会进入宣判环节。宣判分为当庭宣判和定期宣判两种。如果是当庭宣判,法院会在合议庭评议结束后立即宣告判决结果,并且会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要是定期宣判,法院会确定一个具体的日期进行宣判,宣判后会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然后,如果被告人或者人民检察院对判决结果不服,会进入上诉、抗诉程序。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上诉、抗诉的期限,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和第二百三十条。 最后,如果判决生效,就会进入执行程序。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对于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如果有罚金刑,犯罪分子需要按规定缴纳罚金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