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的报警流程是什么?


遭遇网络暴力后,报警流程如下: 首先是收集证据线索。网络暴力证据包括与暴力活动相关的图像截屏、聊天记录、视频等电子证据,这些证据能直观展示网络暴力情况。比如辱骂的聊天记录、带有攻击性的评论截图等。证据收集后,要进行规整分类,方便后续提交。 接着是选择报警方式。可以拨打110报警电话,也可以直接到辖区派出所报案。拨打110时,要冷静清晰地说明自己遭遇网络暴力的情况;到派出所报案,直接跟值班民警说报案内容。 然后民警会进行询问并制作笔录。民警会根据受害情形制定相应报案笔录,如治安类、刑事类。制作笔录时,要把事情经过说清楚,表述清晰后签字捺印。之后派出所上报分局审核,达到立案条件就会立案。依据《110接处警工作规则》第十四条,110报警服务台受理报警范围包括刑事案件、治安案(事)件等,网络暴力若涉及违法犯罪,在受理范围内。 派出所立案后会展开侦查,在此期间要保持电话通畅,方便民警随时联系配合侦查以及通报办案进展。 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通过信息网络实施该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 相关概念: 网络暴力: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表现为在网上发表具有诽谤、污蔑、侵犯名誉和煽动性的言论。 受案登记表:派出所接受案件时制作的表格,记录案件相关信息。 立案:公安、司法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等材料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审判。 笔录:司法机关在诉讼活动中,为了查明案件事实,依法对当事人、证人、鉴定人等进行询问、讯问时所作的文字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