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既遂量刑标准是什么?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既遂量刑标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定,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一、量刑标准** 一般情况下,犯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既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情节较轻,则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而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三、犯罪构成要件分析** 1. **主体**:该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只要是由于自己的过失行为破坏电力设备,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都可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 2. **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例如,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破坏电力设备,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3. **客体**: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犯罪对象是法律规定的特定对象,即处于正在使用中的电力设备,如供电设备、发电设备和变电设备等。若过失破坏的不是正在使用中的电力设备,如库存的、废弃的、正在生产中的或修理中的电力设备,则不成立本罪。 4. **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过失破坏电力设备,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也就是说,行为人的过失行为破坏了电力设备,从而影响或破坏了电力设备的正常性能,并进而危害公共安全。如果行为人的过失破坏行为没有影响电力设备的正常性能,没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则不构成本罪。 **四、关于“情节较轻”的判断** 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哪些情况属于“情节较轻”,但在司法实践中,通常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例如,损坏电力设备的程度相对较轻,对公共安全的危害较小,造成的停电范围较小、时间较短,没有对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等情况,可能会被认定为情节较轻。





